近期,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级,美国政府对从中国进口的2000亿美元清单商品加征的关税税率提高至25%,轮胎出口贸易再遭打击。作为全球轮胎生产及出口大国,我国轮胎企业目前所处的全球贸易现状及企业竞争力如何?面对的挑战有哪些?怎样提升海外竞争力?
车市睿见将从本期开始,以“走出去,正当时”为主题,基于《中国轮胎企业海外竞争力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的研究成果,以组文的方式,梳理我国轮胎企业海外竞争情况。据了解,《蓝皮书》是国内首部以轮胎出口贸易为关注点的竞争力评价蓝皮书,由凯睿赛驰咨询参与组建的汽车品牌竞争力调研课题组完成。
亚洲市场逐步占据C位
就2005年到2017年这13年的全球轮胎行业销售额而言,虽然在2009年和2015年有两次明显的下行趋势,但行业整体复合平均增长率达4.4%,市场规模连续13年保持在千亿美元级别以上。体量和规模之大,也带来了轮胎市场广阔的发展空间。
2005-2017年全球轮胎销售额
2008年至2017年,全球94%以上的轮胎销售额集中于75强企业。就此75强的全球销售额分布而言,欧美成熟市场各区域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日本市场比重也有微降。反观亚洲市场,新兴市场整体呈上升趋势,特别是中国和印度市场,占比分别提升了4%和2%。
2008-2017年全球轮胎行业75强企业销售额占比
(按企业所在国家和地区)
销售重心的转移也带动了投资重心的转移。2017年,全球21家主要轮胎公司财务预算资本支出为97.352亿美元,投资费用中的1/3发生在亚洲,特别是东南亚和印度;1/4发生在欧洲和中东;1/10发生在北美。
《蓝皮书》认为,随着轮胎行业投资对新兴市场经济发展的驱动,全球轮胎的发展中心将继续向亚洲新兴市场转移。
中国轮胎产量居世界之首
2018年,中国全新充气橡胶轮胎产量为8.16亿条,虽然同比下跌11.85%,但产量仍居全球第一,且2010年-2018年的复合平均增长率为0.6%,整体处于增长态势。不过,《蓝皮书》也强调,目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加强、轮胎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增大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不容小觑。
2010-2018年中国轮胎产量
从全球范围看,乘用车轮胎的主导地位仍在继续。近10年,全球乘用车轮胎销量占汽车轮胎销量比重一直保持在90%左右。受中国汽车销量在2018年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影响,中国汽车轮胎产量20年来也首次出现年度负增长。全年汽车轮胎产量为6.48亿条,同比下降0.76%。
其中,乘用车轮胎年产量为4.76亿条,同比下降1.24%。但得益于高端卡车轮胎领域技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市场需求增加等利好,商用车轮胎产量实现逆势增长,年产量达1.33亿条,增幅为1.53%。
2010-2018年中国汽车销量与汽车轮胎产量增长情况
轮胎行业利润偏低
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的数据显示,与近10年中国轮胎行业利润最高的2012年相比,2018年行业平均利润至少下降65%,行业平均利润率(包括非主营业务利润率)不足2%。8家上市轮胎企业2013年-2018年平均净利润近3.4亿元左右,且浮动较大。
2013-2018年国内上市轮胎企业净利润
对此,《蓝皮书》分析认为,中国轮胎行业利润水平偏低,主要原因在于轮胎企业的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同时,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的存在,美国对进口自中国的汽车轮胎大幅提高关税,“双反”导致的税费成本提升等因素,均是轮胎企业利润空间收窄的诱因。
多维驱动力已逐步成形
当然,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轮胎行业在上下游形成的完整产业链,以及智能化、绿色制造之路,依然形成了推动行业向前发展的驱动力。
轮胎行业处于汽车全产业链的中间环节,其发展离不开上游原材料产业的支撑和下游汽车产业的驱动。从上海期货交易所近10年的交易数据分析,国内天然橡胶供需较为稳定;合成橡胶逐渐形成了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其他原材料如炭黑、橡胶助剂、钢丝帘线等产量也能满足轮胎产业的需求。
汽车作为轮胎的下游产业,是影响轮胎行业发展的直接因素,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为轮胎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即便2018年出现了28年来的首次汽车销量负增长,但从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的角度看,中国汽车市场尚未饱和。
就轮胎行业及企业自身生存发展而言,“智能制造”不仅在解决人工成本、产品同质化和提高效率等方面的作用愈加突出,也是助力中国从“轮胎大国”走向“轮胎强国”的必由之路。
随着国家绿色环保、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的推进,国内轮胎企业在不断提升工厂绿色化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正在逐步聚焦滚动阻力小、油耗低、废气排放少的绿色轮胎产品开发,并从原料选用到回收再利用的全流程中秉承绿色发展理念。
绿色轮胎开发技术体系
《蓝皮书》认为,当今的中国轮胎行业已经进入发展拐点,在生产要素驱动消失殆尽的情况下,转向提质增效、提高轮胎品牌价值,并向中高端市场发展已经成为必然选择。为此,轮胎企业需要坚持发展创新,主动拥抱“互联网+”,大力推行智能制造,充分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京版大厦B座1104室
(8610)62383600
quanqixiang@carresearch.cn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8号|京ICP备1703259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65993545-8019 jubao@carresearch.com
法律支持: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凯睿赛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