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正文

聚焦标准和大模型,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需系好 “安全带”

发布日期:2024-10-24 17:06作者:杨朔编辑:陈文亮

智能电动汽车的未来,汽车、电动、智能三大核心要素缺一不可。当电动化的难题基本被攻克,接下来的十年,是智能化的十年,智能化也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邬贺铨看来,由于道路状况瞬息万变,仅靠单车智能难以实时更新路况信息,也无法获取其他车辆的状态,这限制了其功能的全面发挥。

也正因如此,各方正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积极探索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发展路径。而在这个过程中,安全始终是不能改变的“初心”。

车市睿见注意到,近期国内举办的多个会议上,对智能网联汽车和生态安全的讨论愈发集中和落地。

▍全面标准化安全评价指引

近日,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表示,正不断深化智能网联汽车的国际合作,也在推动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合作,并牵头制定了电动汽车安全、电池耐久性等十多项技术法规。

“我们做智能网联汽车最早的初衷是要保障安全,必须要做到‘标准先行’。”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孙逢春也在大会上表示,要推动自动驾驶技术进步,必须重视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建立,要确保技术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就在10月10日,我国首个汽车智能安全评价体系(AI-SAP)和汽车智能驾舱评价体系(AI-CAP)发布,从多个维度对智能汽车展开评价,包括环境感知、决策控制以及应急响应等方面,为行业规程标准化做出了指引。

汽车智能安全评价规程(AI-SAP)最大的亮点在于其创新性地提出了一套针对自动驾驶汽车的智能安全测评规程。该规程涵盖了50多项考评项目,形成了一个对自动驾驶系统全面的安全评估矩阵。

招商车研技术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曹飞在解读汽车智能安全评价体系(AI-SAP)时指出,该体系以保护驾乘人员及交通参与者安全为出发点,主要评测智能汽车面向复杂交通场景下的驾驶安全性能,从风险应对能力、法规符合性、人机交互安全等多个维度,对汽车智能安全指标进行量化评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公认智驾指标的主要是C-NCAP(中国新车评价规程)和C-ICAP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规程)。C-NCAP由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牵头,主要为碰撞测试进行整车安全性评估,其智驾内容只涉及到了基础智驾的几个主要功能如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LKA(车道保持辅助系统)、ELK(紧急车道保持系统)、DMS(驾驶员监控系统)等。

相对而言C-ICAP对智驾的测试就更完整,更细,也更严格,不仅包含了领航行车(NOA),还有各种泊车辅助等。但随着智能驾驶的快速发展,行业内也需要更加细分、标准的评价指标来进行指引。

西南证券也在研报提到,随着国内外车企智能驾驶业务加速发展,我国汽车产业智能化程度有望持续提升。未来我国还将进一步在智能网联汽车召回监管、场景测试和道路适应性评估等方面加大标准化建设,利好国内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

▍AI成为新引擎 安全应用需加强

今年,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还首次发布了“智能网联汽车全球十大发展突破”,其中的多项突破与安全、AI相关,如“自动驾驶系统安全技术体系完善”“基于大模型的汽车人工智能技术实现突破”等。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钟志华介绍,依托模仿学习和强化学习的驾驶大模型训练方法,车辆的运行设计域范围被拓宽,促进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落地。“主流车企已经实现大模型技术在感知、规划和控制领域的应用,部分车企已具备全栈‘端到端’智能驾驶能力;大模型在智能座舱的应用,推动实现更自然、更智能的多模态交互,和更主动、更便捷的场景化服务。”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智能网联车辆与交通研究中心主任李克强看来,人工智能的应用有三方面挑战亟待解决。他认为,在概念与知识方面,目前的人工智能技术还存在理论、知识和可解释性等方面的不足,这意味着在自动驾驶领域,人工智能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数据方面,训练自动驾驶这一垂直领域大模型数据需要保证“海量性”“完备性”和“准确性”,需要做好大模型数据底座。计算架构方面,当前的计算平台大多是烟囱式的,各个部分相互独立,急需新的计算架构来支持端到端的闭环流程。

企业端,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治平提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引发了新一轮AI革命,需要在治理机制、治理手段、治理规则方面系统施策,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他认为,智能网联汽车具有强大的学习、分析、决策能力,行驶过程中采集的环境感知数据涉及地理信息安全,车辆感知系统等涉及交通安全,车内外传感器设备涉及个人隐私安全,“这些主动安全、被动安全、信息安全以及供应链安全,越来越多融入汽车全链路和社会全方位的各个环节”。

“汽车行业是最重视安全的行业之一,过去大家主要关注被动安全,如气囊,主动安全,如AEB(自动紧急刹车系统)。如今,数据安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安全等正成为新的课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表示。

▍“新安全底座”解锁千亿市场新机遇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至2025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行业产值将超过7000亿元,2030年达到2.6万亿元的规模,这也让智能网联汽车安全这一细分市场的商业化备受关注。

邬贺铨表示,“‘智能网联汽车现代服务业’值得我们去开发和培育。”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将带来新业态和新服务,包括地图服务、出行服务、汽车维修服务以及车载娱乐设施供应服务等。他还指出,目前智能网联汽车的运营主体尚不明确,建议建立全国统一的车联网运营商,负责建设和维护城市内的路车单元、边缘计算和车路云设施,并通过接入当地运营商的网络,实现与5G网络的互联互通。

孙逢春认为,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将促进交通与能源领域的深度融合,以新能源汽车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此外,智能网联汽车及其相关技术的发展应用将有助于实现碳排放的精确核算,助力形成有效的碳交易机制,并催生新的业务形态。

李克强提出了“1.5级技术平台供应商”的概念。他解释到,类似于通信行业的铁塔公司,它们将提供基础性的技术平台,支撑起整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他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技术交叉、产业跨界的领域,真正要把这个产业做实,一是要形成共识,二是要做到架构统一、标准统一,三是各自把各自的事做好,然后再形成协同关系,这样产业才会真正成功。

分享到: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京版大厦B座1104室

(8610)62383600

quanqixiang@carresearch.cn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8号|京ICP备1703259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65993545-8019  jubao@carresearch.com

法律支持: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凯睿赛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