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上海的时候,天空开始飘起绵绵细雨,阴霾如今年全年乘用车销量几成负增长的定局。但如果把视线聚焦品牌,又像上海18°的气温,体感不那么寒冷。
今年前10个月,上汽乘用车累计销量56.9万辆,同比增长37.8%。当车市睿见向上汽乘用车质保部制造质量总监李棠提及这组数据时,他的反应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水到渠成。甚至在随后谈到上汽乘用车新车上市频率之高时,他依然认为,这是上汽乘用车坚持正向研发和实施质量同步工程的必然结果。
7年,变化与时俱进
车市睿见:近年,由供应商产品缺陷引发的大规模汽车召回日渐成为常态。上汽乘用车也在2011年制定了《上汽乘用车供应商质量准则》。7年过去了,这一准则是否有与时俱进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棠:如你所说,《上汽乘用车供应商质量准则》制定后,构建了上汽乘用车的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当然,这是一个准则,也是一个总则,还涉及一些分册细则。
随着上汽乘用车产品矩阵的丰富和汽车“新四化”时代的到来,这个准则也在不断更新。比如增加了新能源和智能化的部分,而且产品品质的控制也更加深入,颗粒度越来越细。
车市睿见:合资汽车企业成立的初衷,是师夷长技,为我所用。作为有两个合作伙伴的上汽集团,发展自主品牌时是否也在质量管理方面有所借鉴?
李棠:不可否认的是,上汽乘用车的一些工作人员有着上汽大众、上汽通用的工作经历,但就上汽自主品牌而言,我们要做自己的产品。产品不同,就意味着我们要有自己的体系和标准。所以上汽乘用车更多地是需要自己的正向研发和积累。当然,初期的正向开发,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试验论证,这是一个不断尝试、探索、积累的过程。
车市睿见: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这种探索的结果,看作是上汽乘用车产品开起来越来越“整”的源泉?
李棠:一个“整”字,体现的是集成开发能力,这个能力同样需要正向研发的积累。在目前全球化采购的大背景下,如果集成开发能力不够,整车体现的就是某个关键零部件的特性,而不是一款整车产品的特点,更谈不上传递一个品牌对产品的理解。
安全面前,没有借口
车市睿见:说到产品,“新物种”Marvel X一定是一款绕不开的产品。特别是后驱版本,需要底盘的重新标定、调校,NVH优化也势必更加繁琐。由此带来的品控应该也会增加难度。
李棠:对于荣威品牌而言,Marvel X是一款旗舰产品。作为“新四化”的作品体现,是上汽乘用车创新向上的标志。这款车在智能电动整车轻量化架构上做了大量创新,后驱则是一个创新的点。
Marvel X的零部件架构与其他版本车型不同,因此在研发和制造过程中,品控难度增加,NVH困扰更多,比如增加的轴高速传动时产生的噪音,对应的,零件的控制精度就要提高。当然,我们不会因为这些困难,降低这个版本的产品力,而恰恰是通过克服了这些困难,解决了这些问题,完成了我们产品力提升的步骤。
这里想说的一点是,因为上汽乘用车目前的品控更多地体现在包括开发阶段在内的整个体系保证,基于源头的质量管理思想能够让制造阶段的品控更加高效,这也是Marvel X上市就实现交付的原因之一。
车市睿见:Marvel X目前的产品反馈不错,与部分新能源车型入市即被吐槽的局面完全不同。针对纯电动车的独有特性,特别是三电方面,上汽乘用车的品控是否也有一些创新?
李棠:大家都知道,上汽乘用车比较集中的推出新能源产品是在近2-3年,其实我们的起步并不晚,只是上汽乘用车在三电上一直坚持自主开发,所以前期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对于新能源产品,消费者最关注的点有两个,续航里程和安全性。在上汽乘用车看来,安全是摆在续航里程前面的。因此我们在细节上做了很多,比如电池托盘的强度加强、电池包增加防爆阀、电芯增加阻隔传热措施等等。
相对特别一点的,是一个“回归本源”的质量管理方法。对于上汽乘用车而言,质量更多地来源于体系管理,而不是靠后期检验。但对于新能源车型,我们对一些部件增加了进货检验环节,还在体系管理的基础上,加入了很多其他检查项目。
车市睿见:这应该是会增加整车成本的。
李棠:上汽乘用车考虑的是,相对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属于新事物,需要增加更基础的质量控制。另外,用户对安全高关注,我们也要对此有更高的关注度。
至于成本,虽然这些基础检验不会影响生产节奏,但确实会增加仓储物流环节的成本。对于产品而言,我们认为这些看似额外付出的成本是值得的,在安全面前,没有任何借口。
慢,是为了更快
车市睿见:目前,上汽乘用车几乎每季度都有改款或全新车型推出,如此高频率的新车上市节奏下,如何保证整车品质,并逐步提升?
李棠:给市场“快”的感觉是相对的,其实在上汽乘用车内部看,这个频率是正常的。
上汽乘用车一直坚持正向开发,前几年需要积累,比如完整的正向开发体系建设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出于这种坚持,我们在一段时间内推出的产品,特别是新能源产品确实不多。但当大家对产品和质量的理解以及执行力达到一定的契合度时,产品矩阵完善的速度就会很快,而且品质保证和效率提升也能够做到最大化。
车市睿见: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渗透到工业生产的方方面面,上汽乘用车作为汽车新四化的提出者,质量管理应该也有这一领域的探索。
李棠:就上汽乘用车全系产品的质量管理而言,我们也在做“质量数字化”的探索,比如对图像识别这些检测手段的考虑。我个人理解,质量的数字化,或者智能化不仅仅包含检测这一个环节,而是全业务质量数据的透明与统一。上汽乘用车正在建设的新工厂,就会是一个数字化工厂的样板,这个数字化一定是包含质量环节的。
倾听,并为之努力
车市睿见:从曝光度看,造车新创企业的关注度依然居高不下,传统整车厂的高管也不乏投身其中者。以您的判断,在品控这个需要数据积累的领域,这些新创企业和新模式能否有颠覆性作为?他们的出现有哪些启示?
李棠:事实上现在造车新创企业和传统汽车厂更多地是携手向前走。新创企业在了解客户诉求的方式上值得借鉴。比如建一个群,减少中间环节,直接聆听用户心声,增加消费者的参与感。传统主机厂其实也一直有这方面的调研和探索,不过新创企业在这点上做的很彻底。
上汽乘用车在未来也会更加洞悉消费者的诉求,并通过公司大数据部门工作的推进,为消费者提供整车的定制化服务。虽然这是一个庞大的工程,但作为上汽数字化转型的一个方面,非常值得期待。
北京市西城区北三环中路6号京版大厦B座1104室
(8610)62383600
quanqixiang@carresearch.cn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7638号|京ICP备17032593号|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010-65993545-8019 jubao@carresearch.com
法律支持: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凯睿赛驰咨询(北京)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